税务局是如何发现偷漏税的?有哪些手段?怎么查?

2021-12-15 14:40 305 作者:


--摘录于税局工作人员夏惟桐


税务局发现偷漏税的手段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举报。

消费者举报不开发票,有很大比例就是离职的财务举报、竞争对手举报等等,大家都懂,这个主要针对中小企业。


第二种是查上下游企业的时候连带查出问题的。

查到虚开发票的企业,接受虚开的抵扣方就肯定有问题,无非是主观故意还是不知情的区别,不知情的要做进项转出,故意的可能要坐牢;还有就是查关联公司的时候,很可能整个集团存在筹划偷漏税的情况,那就一锅端。


第三种是目前税务局最常用的,系统比对。

国税局有一个“风险识别”系统,会自动根据企业的各类报表(增值税、所得税、会计报表等)的信息分析疑点。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工业企业常年水电耗费很高却始终保持亏损,就是一种反常现象(因为亏损工厂一般都要减产甚至停工),系统就会提醒税务局要去查一下,还有发票系统,每一张专用发票都要走系统,查起来就容易得多,比如企业如果买了很多烟酒之类的非生产经营用的东西,系统就会怀疑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是不是多抵扣了进项或扣除了费用。


这个系统非常复杂,里面涉及几百个风险点的设计。在国际税收这一块,风险提示就更多了,关联交易定价、转让费率变动、商标价格、是否符合同期资料资格、是否利用避税胜地开空壳公司避税之类的,系统都能查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比对主要约束的是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因为大企业的汇算清缴和同期资料都是事务所帮忙出具的,相对来说数据真实性高一些,系统分析也有意义。


肯定有人会问,那如果原始数据都不真实,那税务局的系统是不是就查不出来?

一般情况下,企业很难全面作假,比如某企业号称自己年年亏损好几个亿交不出税就要倒闭了,结果根据水电费可以推算出来他们每年都在扩大再生产,这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点。但确实有一些企业,能够很高明的把账面数据"做到查不出大把柄,这时候就要考验税务局工作人员的技巧了。


关于查处偷漏税,早年的方法是入驻企业,然后像事务所一样一笔笔核对账目,比如仓库进出都要有"入库/出库单",单据不全的都有纳税调增的风险。那时候企业没现在这么多,涉税风险也比现在简单一些,大部分都是瞒报收入、虚增费用、虚开发票等,往这几个方向查总能查到。那时候企业少,每个管理员只管几十户,很熟悉自己的企业有什么问题,相对比较好管理。

现在企业越来越多,比如某局160个人管超过7 万家企业,以前那套肯定是不现实了,管理员制度"也早就取消了。所以现在一般的做法是,举报接到一家处理一家。平时的话,更多依赖上文提到的系统,这个系统里面每一个风险都会有分值,国税局优先检查风险总分高的企业。


具体检查一般是这样的,先和企业联系,发放公函表明要查你们了。再问企业要一些原始凭证,比如优惠资格资料、审计报告、同期资料、鉴证报告、合同、发票单据等,然后就是几个月的检查。如果最终排除所有疑点,那就皆大欢喜,如果查出问题,那就依法处理了。


下图为某税局和企业的一封邮件往来记录...税务局如何知道企业是否偷税漏税?1.jpg


不同企业的不同检查思路了∶一般来说,国企、中小企业两税和财务方面的问题更大,多有发票多抵扣、虚列费用之类的问题,许多企业的业务招待费一查一个准。

被判死刑的盗窃犯

很多工厂的老板非常不重视财务工作,走账全看心情,真要查起来都会吃亏很多。大型外企的话,一般两税都很干净(都是四大事务所帮忙检查的),他们的问题很多是在跨国税源转让定价、费率问题上。


然后就是关联交易,也是税务局核查的重点,把成本放在高税率分公司,把利润放在低税率分公司这种事情,税务局都会关注到,当然这个未必有问题(看情况)。


之后针对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重点,比如制造业、房地产、金融业之类的情况就完全不同,这就各有专攻了。



加入社群 | 与优秀的人交流


行业研报|行研大数据平台

业务交流

研报分享群 精品研报干货分享

关注“荣邦信息官网”,回复“加群”


■ THE END ■

来源:互联网

公司简介

广州荣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银联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为企业供应链结算和金融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一体化资金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





相关推荐